学校网站首页    新版校园门户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巡礼 - 正文

【喜迎党代会·学院巡礼】林生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水平建设研究型学院


【发布时间:2020-11-17 08:14:38  点击量:


关键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林学学科进入全国前20% 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我校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引智计划)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引培国家级人才5人。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学院,其前身是建校之初的林学系。近五年来,学院秉承“励志厚德、创新创业”的院训,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服务“三农”,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和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学校事业发展,学院的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强化党建思政工作

1.强化政治引领,确保工作到位

学院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完善学院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贯彻“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深化“支部建在学科上”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学科、专业、支部一体化建设,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落实党支部参与重要事项决策机制。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单周四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开展“党员生态成绩单”等党员教育培训品牌。五年来,先后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浙江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集体

2.拓宽工作路径,确保思育人工作到位

学院积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深入挖掘育人资源,入选学校“课程思政”试点学院,27门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开垦15亩校园劳动“责任田”,每年1200余人次接受劳动教育实践。每年组织50余支实践团2000余人次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兴林”等团队先后荣获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浙江省十佳社会实践团队等荣誉。开展“本研互助”,每年300余名研究生结对600余名本科生。学院获首批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二、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专业建设,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教育、国际化教育,打造具有农林特色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新增林学一级博士学位点、林业和中药学专业硕士点,新增本科生物制药专业、林学(林业技术)专业,与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项目。林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省优势特色专业,生物技术、中药学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基地,百草园入选全国自然教育基地,联合40余所高校成立天目山大学生野外实践教育基地联盟。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全国林业专业硕士优秀案例2个、浙江省研究生优秀案例2个,1名教师获国家林草局教学名师、1名教师获省优秀教师。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本科生升学率达40%。

三、持续抓好学科建设,不断涌现高质量科研成果

1.聚焦优势特色,加快一流学科建设

学院坚持学科内涵发展,聚焦“双一流”目标。林学、生态学学科为省一流学科(A类),其中林学学科作为学校唯一的高峰学科入选省重点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20%(B+)。新增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9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学院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达20个。围绕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构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111”引智计划、国家林草局产业创新联盟等优势特色明显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并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共建竹子研究院。

2.激发创新活力,科研成果量质齐升

以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组建创新团队。改革科研激励制度,激发教职员工创新活力。近五年立项科研项目63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项(重点项目2项),总到位经费2.4亿元,省部级科研获奖1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6件,审(认)定良种16个,发表论文780篇,其中SCI收录330篇。卢孟柱教授参与在《Science》上发表评论文章,王正加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论文在《Nature》上在线发表。黄坚钦教授主持我校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四、积极践行“两山”理念,不断彰显社会服务成效

1.推进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学院注重科研成果转化。近年来,竹子、经济林和铁皮石斛、黄精、灵芝三叶青等科研团队在浙江、四川、贵州、安徽等省市地区开展精准扶贫服务。以“一根科技竹、两颗富民果、三株小仙草”,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浙农林大样板,助力乡村振兴。干果团队被中央媒体称为“最美科技人员”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被授予“2019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

2.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全面服务精准扶贫

学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近五年,500余位师生先后在贵州、四川、安徽等地50余个县、市(区)开展技术指导与社会服务,每年培训农技人员1000多人次,累计为各地新增产值200亿元。先后与省内30余个县市区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与百余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派出科技特派员100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100余场次,培训林技员、林农1万余人。斯金平教授团队受到科技部通报表扬。

五、广泛凝聚师生共识,不断提升文化育人内涵

1.坚持引培并举,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多年来,学院形成了“崇尚学术、潜心研究、和谐共进、育人为本”的理念,以“家”文化凝聚一流名师。现有教职员工198人,近5年引培国家级人才5人、省级人才10人,全职引进以外籍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外国专家学者,涌现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学名师、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师德标兵等一批育人典型。

2.注重以文育人,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学院以校园文化品牌“新长城”生态互助社为引领,开展校园绿地养护、光盘行动等文明修身活动;以“博新论坛”“林语汇”“聆听师说”为载体,讲好科研和林生故事;举行新生季“院长第一课”、表彰季“五四”表彰大会、毕业季“最后一课”,强化“三季”全程育人。五年来,学院自筹经费建设文化设施,建成林苑、翠竹园、果木园、百草园、君子园及学院楼大厅的文化墙、翠竹园的君子亭等,营造生态文化、学术文化、创业文化等育人文化氛围。

学院党委书记孙勤龙说:在未来发展中,学院将围绕学校及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持从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管理效能上要质量,继续引领全院广大师生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学校实现新的宏伟蓝图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在浙江省建设‘重要窗口’中展现担当、彰显作为!”

(责任编辑 周彦兵 供稿 林生院)



上一条:【喜迎党代会·学院巡礼】文法学院:奋发有为 直道而行 驶向“新文科”发展新征程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 | 共产党员网 | 学习强国 | 全国党员干部教育 | 教育部 | 浙江在线 | 浙江组织工作网 | 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共产党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制作维护:党委组织部、宣传部
COPYRIGHT © 2020 浙江农林大学第三次党代会专题网 DDH.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